
以西結書22章
30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一人重修墻垣,在我面前為這國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滅絕這國,卻找不著一個。
以西結書22章歷數猶大之惡:血腥,淫亂,暴力,拜偶像,還有欺詐與盤剝 (3,8,9節;7,10,11節;7,12節)等。最終遭致上帝公義的審判而家國傾覆。
談這猶大的敗壞,其中也隱含著人性墮落的共性軌跡:
25其中的先知同謀背叛,如咆哮的獅子抓撕掠物,他們吞滅人民,搶奪財寶,使這地多有寡婦。
26其中的祭司強解我的律法,褻瀆我的圣物,不分別圣的和俗的,也不使人分辨潔凈的和不潔凈的,又遮眼不顧我的安息日,我也在他們中間被褻慢。
27其中的首領仿佛豺狼抓撕掠物,殺人流血,傷害人命,要得不義之財。
28其中的先知為百姓用未泡透的灰抹墻,就是為他們見虛假的異象,用謊詐的占卜,說:‘主耶和華如此說’,其實耶和華沒有說。
29國內眾民一味地欺壓,慣行搶奪,虧負困苦窮乏的,背里欺壓寄居的。
簡單歸類,我們看到不同職份的人俱各在其職份中把侍奉的職份變為了犯罪的工具:
先知同謀背叛,吞吃人民:為貪財而講虛假預言;
祭司強解律法,侍奉褻慢:敷衍了事地侍奉,不求甚解;
首領各逞其能,殺人流血:使用權利欺壓百姓,自私肥己;
百姓互相欺壓,慣行搶奪:虧負他人,自私貪婪。
——簡言之,當社會失去了信仰,當人心失去了敬畏,人人為了利益,利用他們一切可以利用的職份,權利和關系,聚斂自己的利益。社會各階層均已敗壞,從信仰體系到行政系統,從權貴精英到普通大眾,盡都敗壞殆盡。整個社會道德體系,信仰統緒都已徹底腐敗。正如詩人的嘆息,“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什么呢?”這信仰的根基敗壞了,所有建立在其上的系統都將崩潰,這也就是他們最終為何以亡國收場。
我們也許難以理解,這個有著完整的信仰統緒,有著完全的律法啟示,有著先進的行政系統的有信仰的民族,為何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墮落,這墮落的軌跡為何竟然如此之快?!
背后一個隱而未現的原因,那就是所有的侍奉都變成了形式,所有的職份都成了他們獲利的工具。信仰失去神圣意識,人心失去敬畏信仰。政zh i成了政zh i正確,宗教也淪落為宗教正確——沒有是非對錯,也不在意人性真正的需要,一切都成了場面上的光明堂皇,都為了維護那未泡透的灰抹成的墻垣——面子,場面。信仰成了粉飾的壞墻。哪怕人人心里都知道荒謬邪僻,但人人嘴里都要高呼正確無比;人人都知道民族危亡,但人人口里高呼平安無事。荒謬至極,卻被奉為金科玉律,視為道德與文明的標準!
上帝原本寬容忍耐,希望有人能揭開這虛偽的面具,醫治這民族可怕的瘡口:30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一人重修墻垣,在我面前為這國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滅絕這國。但正如上帝自己的嘆息——卻找不著一個。
宗教正確是信仰的死敵,信仰的另一面就是懺悔,即敢于撕開我們粉飾的面紗,否定自己,承認人性的軟弱,也承認我們赤裸裸的,實實在在的罪性與罪惡。
但宗教正確卻讓人把信仰當做一種文明的排場,文化的形式,卻根本不在意人真正的需要。正如法利賽人死守的道德戒律,將人性無法承受之重放在人的肩頭,卻根本不去理會那早已腐爛的靈魂。以西結的時代如此,今天亦然。隨著宗教組織性的發展,信仰逐漸形成了它不可言喻的潛規則,成了那可能是敵信仰的觀念與形式。
形如那皇帝的新裝,人人都知道背后的虛偽,卻誰都不愿揭開背后的面紗。為何如此?為何找不到一人重修墻垣,在神面前為這國站在破口防堵!因為錯把得人的侍奉當成了媚人的工具!也許我們還帶著一份善意,卻導向了虛偽的結局。我們需要的是正視墻垣的危機,承認破口的危害。堵住它,而不是掩飾它;重構它,而不是粉飾它。惟其如此,方能腐蝕罪惡,方有上帝賜福的恩流。
親愛的父上帝:
求禰引導我進入禰真光之中,
揭開那生命中一切的蒙蔽,
用真理之光驅散我們心中的陰霾,
用圣愛之火焚毀一切的草木禾秸。
愿禰在我們生命中重建禰的神圣,
在我們的信仰中樹立真理的大旗,
求禰以清新的靈風吹走我的混沌,
拆毀腐爛剪除腐枝以求重得活力。
讓我們生命徹底更新以重新得力,
讓我們根除罪瘤讓生命重放光彩,
讓我在禰靈明與智慧中喜樂侍奉,
在禰的保守中圣潔完全合乎主用。
奉耶穌基督的名祈求!
阿們!
反思:
1.本章圣經,上帝宣告為何會刑罰猶大?他們犯了哪些罪?這些罪對今天的你我有何警示?
掌權的首領濫用權勢,如猛獸吞食弱獸一般(25, 27);
祭司沒有負起領導群眾信仰、崇拜、守節的責任(26);
先知偽造權威的話語,誤導百姓(28);
百姓則沉迷在暴行和不道德的勾當中(29),城中竟難找到一個義人。
2.上帝要找一個堵破口的人,而不是粉飾太平的人。請問,堵破口與粉飾太平有何不同?我們都在做怎樣的人?
3.我們生命中的破口是什么?又該如何堵住?
TAG:欺壓 虧負 遮掩
【作者簡介】
張遠來:曠野呼聲作者,現居廣州。本人為專職牧師,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鑒今》、《危機與契機》、《中國教會體制的反思》、《靈恩運動反思》、《我信故我思》、《廣州教會發展現狀》等。
贊助商鏈接